自 2016年当选南雄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以来,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常下乡入户,听民意,知民情,解民忧,为澜河镇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努力学习,了解代表工作,明确自身职责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他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为此, 坚持每天挤出一个小时时间,深入学习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细读人大有关法律、法规。始终坚持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 。并通过镇人大代表联络室以及相关的平台搭建起人大代表和群众之间的交流平台, 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切实增强履职尽责的自觉意识,努力为人民服务。
听民意,知民情,切实关注民本民生
人大代表是代表人民的利益,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在工作中,他结合“驻点联系工作”、双“ 113”工作机制,认真为人民办事,与百姓保持密切的联系。他时刻不忘“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常常走村串户,积极观察、归纳并反映民情民意。每次人代会召开之前,他都会深入群众、实地调研,到群众家中坐一坐,与群众面对面聊一聊,收集群众对改进党委、政府及人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认真写好代表建议《关于扶持贫困边远山区农村五小广场建设的议案》《关于扶持贫困边远山区农村五小广场建设的议案》《关于加强贫困边远山区农村学校建设的议案》,为在人代会上充分反映群众呼声做足准备、做好准备。 针对老百姓对“五小”场所惠民工程的关注。他督促政府实施了多项惠民工程建设,其中 6个“五小”场所项目 4个已全面完工,如葛坪村村民活动中心,白云村文化广场,洞底村、上澜村小停车场已经全面完工,澜河矿山纪念公园和停车场正有条不紊的推进当中。
发展新农村建设,带群众致富
作为人大代表和澜河镇党委第一责任人,他坚持把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实利、创实惠作为履行代表职责的出发点和归宿。
针对群众关心的新农村建设,他与高度重视,为澜河镇新农村建设奔走于南雄市区与澜河镇,奔走于澜河镇各村落。目前澜河镇全面完成了 31个村庄的“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其中 4个村庄已获市财政补助共计 40万元,卫生整治见成效。累计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 2285间,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 406处,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 850处。同时,将墟镇、澜河村、上澜村卫生整治外包,每天进行垃圾清理,确保环境整洁卫生。在全镇范围内实行卫生保洁收费制度,同时,发动乡贤出资出力,募集卫生整治费用,各行政村聘请 2至 3名保洁员,定期清理各自然村的生活垃圾,通过一系列举措,澜河镇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有了一定改善。
针对群众关切的产业脱贫工作,他深入推进党建促扶贫工作,充分发挥上级派驻农村“第一书记”的作用,结合各村实际,重点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将产业扶贫资金、贫困村互助资金等向重点村集中投入,各重点村已形成了适合自己的“一村一品”主导产业。一是推广仙草种植。今年澜河共种植 510亩左右的优质仙草,平均亩产 800斤,每亩平均纯收入有 3200元,另外种植仙草的贫困户还有政策性补贴,种植满 8亩,可补贴 4000元。二是契合电商进农 村,针对有意愿回家乡创业的大学生党员和困难党员开展电商培训,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推进电商产业发展,解决农村农产品的部分销路问题。
丘铭山把“听民意、知民情、解民忧”这句话真正落实到心里,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倾听群众呼声,积极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