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人大履职 > 监督工作

南雄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南雄市2024年度
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发表日期:2025-06-30 来源: 作者: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2025630日南雄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南雄市人民政府:

南雄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南雄市人民政府关于南雄市2024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市政府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立足岗位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全面落实南雄市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有关审议意见,国有资产管理各项任务稳步推进落实。通过逐步健全管理体系完善了《南雄市国投公司经营性国有资产分级分类管理办法》等制度,利用线上系统动态监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完成7.71亿元在建工程资产补登记,不断夯实资产管理基础;积极推进闲置资产盘活工作,190宗到期闲置资产中107宗成功成交,实现月租金增收12.03万元。

截至2024年底,市国有资产总量达81.83亿元,同比增长17.71%,主要集中于公共基础设施、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市属一级国企5家,资产总额73.16亿元,增长7.9%,负债62.31亿元,资产负债率85.17%。金融类国企1家,资产0.73亿元。此外,土地、矿产、林地、水资源丰富,土地23.26万公顷,林地15.8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6.08%,水资源总量22.33亿立方米。

市人民政府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依据国有资产管理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不过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存在短板。自国资办撤销以来,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职能分散,管理人员不足,专业水平不高,与现代化国有资产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国投公司董事会职能弱化,存在“党委会替代董事会决策”现象对参股企业经营情况不了解、监管缺位,35家参股企业中仅农商银行、佛燃能源2家公司分红。二是国有企业运营效益偏低、债务风险突出。2024年国投系统14家企业亏损,2024年度总公司合并亏损达2900万元。经营中依赖政府代建项目,自主经营效益差。国投系统负债总额达52.02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8.69%,2025年需偿还本息2.2亿元,偿债压力巨大,同时因信用评级下降,且融资租赁业务因审计整改陷入停滞,导致融资渠道收窄、成本攀升,多重因素叠加下,企业偿债压力剧增,债务风险加剧。三是国有资产资源利用效能有待提升。国有经营性资产的低效资产占比高,国投系统经营性资产共1254宗,其中53宗可出租资产仍然空置、149宗资产因安全隐患而闲置2024年12月,市人大常委会对债券投资的灯光球场等停车场项目的运营情况进行了跟踪调研,并提出了加快运营、切实发挥经济效益等相关意见,但目前几个停车场仍处于关闭、闲置状态,未能及时有效盘活国有资产资源的价值未充分释放。

为进一步夯实国有资产管理效能,推动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充分发挥其对财政收入的支撑作用,会议提出如下建议:

一、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一是健全制度体系与监管流程。依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法规制度,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在全面梳理现行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各地的先进经验,及时修订我市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重点围绕资产配置、处置、收益管理等核心环节,进一步细化审批流程,明确权责清单,构建权责清晰、流程规范、监督有力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二是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完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推动国投公司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董事会结构,完善董事会决策程序;进一步厘清董事会与党委会职责边界,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强化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的经营决策作用。三是提升监管能力与效能,健全长效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完善国有资产信息化监管体系。建议市政府积极探讨重新设立国资管理部门的可行性,通过设置专业化机构,强化国有资产统筹监管;优化国有资产监管部门人员结构,加大资产管理、资本运作等领域专业人才引进力度;依法依规赋予监管部门与其职责相匹配的监督职权,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推动国有资产监管向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方向升级,切实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健全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守牢安全底线

一是强化负债规模管控与风险评估建立健全防范化解国有企业债务风险工作机制。加强企业负债规模和负债率管控,实施债务风险分级分类管理严格论证新增融资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合理性和效益性,对资产负债率严重超警戒线的企业实施融资限制,严禁新增非必要债务完善企业债务状况实时监测预警机制。二是规范参股投资管理建立国有企业参股投资“负面清单”制度,明确禁止投资领域(如高风险金融投资、与主业无关的竞争性行业等)。对连续三年未分红且非战略投资的参股企业,以及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参股企业,应依法通过股权转让、清算等方式予以清理退出,回收资金用于主业发展和核心能力提升。三是强化预算约束与成本管控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严控非生产性、非必要性支出。科学定岗定编,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将降本增效目标纳入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并与企业负责人薪酬紧密挂钩,着力提升企业人均效能和整体盈利能力同时,协调金融机构支持国投公司开展市场化、法治化债务重组,优化债务结构(如合理延长还款期限),降低融资成本,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缓解偿债压力。

三、加大低效资产盘活力度,提升运营效益

一是摸清底数与分类盘活建立健全资产资源统筹协调机制。全面清查自然资源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摸清资产底数,规范资产权属管理。深入梳理清查各类闲置、低效资产,加大盘活处置力度重点加快盘活危旧房产、地理位置偏远资产及跨境低效资产,切实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防止资产闲置浪费与流失风险。二是推动资源资产价值转化深化国有资产价值挖掘与市场运作。在符合国家政策前提下,积极探索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资产的规范开发整合公共机构屋顶等闲置资源,引入专业运营商合作开发,充分利用光伏等新能源资源潜力,提升国有资产运营效益三是增强主业核心竞争力引导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优化产业布局,逐步减少对政府代建项目等非市场化业务的依赖。建立健全以资本回报为核心导向的考核分配机制(如资本收益上缴或内部考核机制),将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等关键绩效指标纳入企业考核体系,强化激励约束导向作用,切实提升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

 

                          2025年6月30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