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南雄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我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作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围绕“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布局”三维发力,带头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技术创新、拓展业态融合,强化产业体系支撑作用,以“头雁效应”激活“群雁活力”。

在南雄市顺康米业有限公司的生产间,湖口镇人大代表、企业负责人张莹正指导工人们抢抓晚稻收割前的空窗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修升级。作为一家集稻谷收购、烘干、仓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粮食企业,面对传统农业的发展瓶颈,张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作用,通过资源整合和模式创新,构建了“优质稻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全产业链,进一步推动丝苗米发展。

湖口镇人大代表 张莹: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社村合作的契机,利用好烟稻轮作农耕模式,我们采用“企业+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参与到探索新型农业集体经济发展的新途径,集合家庭农场、合作社、农资供应、农户各方力量,促进粮食行业降本增效,农户能达到多环节就业增收。

在张莹的推动下,该企业年收购稻谷由原来的3500吨增加到5500吨,生产销售大米也由2000吨增加到3500吨,有效助力农业从“分散种植”向“全产业链”升级。
湖口镇人大代表 张莹:作为人大代表,要积极地将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宣传到农村基层,鼓励农民群众支持政策,集齐各方面的力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延伸产业增值效益链,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转型扎实推进的同时,工业技术创新也在加速突破。市人大代表闫树德立足工业创新驱动升级,运用履职培训与交流中的学习成果,带领其创建的衡光新材料公司主动转型升级,大力推动技术创新,领衔研发了水性环氧酯分散体技术,填补华南地区环保粘合剂领域空白。

南雄市人大代表 闫树德:南雄作为粤北生态功能区,我们企业作为广东省水性绿色粘合剂工程技术中心,我又是一名人大代表,有责任也有义务在环保以及可持续方面作出更多的贡献,所以我们主动创新。

同时,他带领企业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工业产品,带动企业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增长35%,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获得17项高新技术产品认证、8项省级标杆产品,推动工业从“要素驱动”向“科技赋能”跨越,为南雄培育新兴产业树立了样板。
南雄市人大代表 闫树德:在当前经济环境形势下,我们主动收缩原有传统行业的产品线,防止内卷式竞争,从传统建筑领域的水性树脂转型升级到水性工业防腐产品、水性木器漆、水性油墨等三大系列产品,同时我们结合企业的自身优势,尤其是在创新研发方面,带动上下游企业形成良好的产业链。

此外,各级代表以“三产融合”为突破口,积极推动服务业从单一支撑向多元赋能升级。全国人大代表刘炳便是其中之一,她创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25个行政村超千户农民户均年增收1.2万元,同时通过“坪田山珍”品牌直播间拓宽销售渠道,年销售额突破200万元,破解山区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三条赛道上,各级代表并行发力,以“头雁”引领凝聚“群雁”合力,为南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